乘着科技的翅膀飞翔 ——专访环宇集团董事长王迅行
小型车间-机器换人全自动机械手在操作。王永达提供
近日,当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北白象镇温州大桥工业区的环宇集团,只见厂区整齐清爽、地面整洁简单,货车来来往往,两幢高楼间是一个小而精致的公园。走进在最南边的一幢厂房三楼的董事长办公室,董事长王迅行早早站立起来,彬彬有礼地伸出了手,给人的感觉平和、朴实。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民企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宇”在风高浪尖的大海上又是如何劈波斩浪、把控有度地平稳“翱翔”?王迅行坦言,企业发展中走过的每一步险境,都是靠着勇于加大科技投入,来解决产品和经营中的瓶颈之困。他还讲述了靠科学实践和自创规则,整合和理顺了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他感叹,企业的发展,人是第一要素,诚信经营是不变的主题。
弃学当泥水匠样样干
王迅行的父母都是教师,家教严格。在那个年代,家家生活贫困,但对于王迅行来说,家里十分温馨。他清楚地记得,16岁那年,作为家中长子,受文革风波影响,他想辍学。父母没有骂他,而是召集了家庭成员,专门为此事开展家庭讨论。当时,父亲当着全家人的面严肃地问他:“现在你如果继续想读书,还来得及。”王迅行回答:“不读了。”父母接着说:“不读书,你今后的日子会很艰苦的,你愿意吗?”王迅行点点头。父母最后告诉他,自己做了决定,就不能后悔了。王迅行坚信自己能吃苦,他准备跟当泥水匠的表哥外出创业。
泥水活是吃“四方饭”,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在工地上,王迅行通过表哥介绍,跟了一位技术过硬的师傅。每天,他比别人早起,埋头苦干,砌墙、粉刷。刚开始,有人认为他是通过熟人关系进工程队的,对他不看好。一年后,大家看到王迅行砌的墙,无不佩服,每堵墙砌得笔直,特别是墙中间最关键部位,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人的活。在宜昌一个建筑公司上班,王迅行砌的樯成了“标准墙”。一次,公司工程负责人把工地上100来名工人召集起来,指着王迅行的“标准墙”,要求大家都向王迅行学习。此事一直留在王迅行的脑海里。过年了,公司负责人还特地跑过来要求王迅行过了春节一定要回来上班。
干了六年泥水匠的王迅行回家后思考一个问题,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出路?春节走亲访友间,王迅行发现一位阿叔在做卖煤球的生意,生意红火,赚了不少钱。他想,何不加入这个行列?说干就干,王迅行放弃了泥水匠的行业,和阿叔合伙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柳市好多家庭兴起了烧煤球,致使煤球生意供不应求,而且每户人家一买就是几百斤。但因为煤球重,加工场到柳市要划船过去,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装一船的煤球,然后划船到柳市各地。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冬天,王迅行装了一船的煤球往虹桥镇送,凌晨气温底,零下三四度,一路划船过来,被湿冷的江风冻得没有了知觉,一不小心,冻麻了的一条腿磕碰到了船板上,那个痛,让他刻骨铭心。王迅行说,现在想起来还感觉“疼”。
王迅行记得,因为父亲在柳市教书,一些学生看到老师的儿子来卖煤球,都来照顾生意。这让王迅行有些不好意思,为此,他特地换了生意地,把煤球运到柳市偏僻的地方卖。一年多时间,他积累了一万多元钱,也告别了卖煤球这一行当。
环宇集团的现代化物流仓储。叶长一 摄
跑供销学诚信经营
父亲看到儿子四处奔波,虽然心疼,但还是一路支持。他在王迅行告别学校的同时,提了一个要求,即无论到哪里,每天一定要把一天的开支记下来。如果在家里,每天一家人的开支也由王迅行来记录。父亲的这个要求,过去王迅行不知道其真正的用意,但在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他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那就是无论在哪里,一个人都要学会管理自己、打理生活,并要掌握人生的“开支比例”。“这个习惯让我学会了很多,更明白了好多道理,这也为我今后管理企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王迅行感叹道。
卖煤球行当停下后,已积累了一定资本的王迅行加入到了跑供销队伍中。刚开始是与亲戚在三门峡开了一个店,有时候也跑出去接些业务,因为他经营经验丰富,所以生意十分顺利。一次,他在跑供销时,发现一家钼矿企业经营状况也很好,但连年亏损,他在与管理人员交谈时,提出了个人的想法。他认为这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可以从管理上抓起。这家企业领导听从了王迅行的意见,果然效益出来了。之后,该企业领导还邀请王迅行担任企业的顾问,被王迅行婉拒了,从此后,该企业的大量业务都交给了王迅行。
另外一次,在与一家企业签订合同时,企业有关负责人把铝、铜两个字写错了,如果按照合同上的项目采购,这个小错误将会使企业损失四万元,王迅行发现后当即告诉了采购部负责人。此后,河南栾川等一些企业对王迅行的到来十分欢迎,而且与王迅行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合同,双方彼此更加信任。王迅行说,偶尔他会目睹客户的经营窘况,他都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客户解决问题,这样,他得到了更多的朋友和客户。“无论做什么,诚信很重要,跑供销过程中,我都能坚守诚信,这也为我带来了很多的业务。”王迅行再次强调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立足家乡创办实业
1989年,王迅行参与了一次亲戚交流会,有亲戚提议,生意做得不错,何不在家乡做一些实业?王迅行感觉有道理,就把外面经营良好的两间店转让了。
回到家乡,他就和六位亲友一起商量着创办企业。正当王迅行等人准备大干一番之时,由于低压电器区域性的质量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开始对该行业进行全面打击和整顿,一时间温州的低压电器行业一落千丈。此时,王迅行坚信:只要路子走得正,产品质量过硬,企业的前景还是好的。在整个行业“犹豫不决”之时,王迅行他们响亮地提出了“立足品质,放眼环宇”的理念。为了购买先进的流水线,资金、技术是一个大问题。王迅行等人就四处筹集资金,并寻找人才,破解技术难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迅行面对一个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显得十分冷静。他清楚:办企业,有时需要背水一战!在惊涛骇浪中行船,首先领导人要同舟共济。他告诫同仁:"企业要想在这个特殊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偶然,王迅行经朋友牵线搭桥,企业与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达成了合营协议。这样,在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的技术指导下,生产流水线的图纸设计出来了。这条传递式的交流接触器生产流水线,在当时的低压电器行业中算是一流的。
生产流水线安装好了,但试制产品的过程是艰辛的。王迅行等企业决策层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通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1990年样机终于试制出来了。
几多艰辛几多收获。一直狠抓质量和科技工作终于有了收获,1991年的一次展览会上,“环宇”仅一次就签下了200多万元的订单,当年创产值700多万元。
工人在点焊车间忙碌着。叶长一 摄
让科技坐上“头等舱”
随着企业的发展,1993年,王迅行说服已教书多年的弟弟王拓宇加盟"环宇"。年富力强而知识丰富、思路超前的王拓宇尽管刚涉足企业,但他同哥哥王迅行一样,有着强烈的质量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他认为质量和科技是支撑品牌和开拓市场的力量。要想干大事业,不能盲目跟风,被市场和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要棋高一着,走在别人前头,不断拓展新市场。
此后,“环宇”在王迅行、王拓宇等人领导下对电器市场重新做了分析,决定不走产业多元化的路子,而是走电器产品精品化的路子,对传统电器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层次,同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一系列新的产品。
每年,企业均会投入巨资开发新产品,1998年,环宇开发了hul1系列按钮开关、kjjw低压配电装置和cj40、huc1交流接触器、huw1塑壳式断路器等新产品。1999年,企业与上海电科所合作开发了huw1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同西安科研所合作开发了kyn27中置式断路器。研制开发的huc1(cj48)系列交流接触器中700a、800a两种规格还填补了我国双断直动式大容量交流接触器的空白。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成了市场的"硬通货"。2000年,该集团在全国的300多个销售分公司参加"两网"投标项目171个,中标118次,中标金额达到了7500万元。同年,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一次性投入1200万元,这对当时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
让科技坐上“头等舱”,“环宇”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1年,公司先后开发了18大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中省级新产品26项,国家专利产品6项。科技的投入,使企业如虎添翼,在充满硝烟的市场上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出奇制胜,创下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业绩。企业员工从几百一下子增加到3000多人,仅成员企业达到30家,销售额更是猛增,营销网络遍及全国,产品远销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环宇”不惜重金引进国内电器行业知名专家,广纳贤才,正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006年,又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此同时,“环宇”还进行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尝试,先后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传动研究所等科研部门以及河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广泛的合作, 并获得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专项资金奖励。
“受控管理法”出成效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在《中国企业二次创业》一书中指出:“我国民营企业的体制确实比较活,但管理却比较落后,因而要向现代企业制度靠近,要把握好责、权、利的关系。我的看法是:人对权利和利益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如何来约束呢?只有靠责任。你有什么样的权利和利益,就得有什么样的责任。”
在企业实践中,王迅行经常在思考如何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更加科学。通过不断的分析、调研、讨论。1997年开始,环宇集团开始推行“受控管理法”,将责、权、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据介绍,“受控管理法”,不是最高领导者管理行为的绝对集中,也不是一般管理制度的简单再现。受控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围绕建设m6米乐网页版的文化的核心,以规范人员、财务、质量、供销等主要生产要素为重点,使企业主要运作的管理实现制度化、目标化、责任化,形成一整套全员受控、全程受控、全额受控,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良性运行的管理机制,使企业管理过程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较完善的规范,促使每个企业行为都处在规范运作中。
通过全方位提升管理内涵,使“环宇”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企业初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宇集团又先后投资数亿元,建成了拥有先进的办公设备、标准化实验室以及国内最先进的系统生产线的高科技工业园。硬件软件二轮驱动,成效显著。
人物名片:
王迅行在办公。通讯员 王永达 摄
王迅行,男,1957年7月出生。1989年创立“环宇”,一直担任该集团公司董事长。几十年来,“环宇”在王迅行的带领下,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大型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企业500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工商信用aa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由于业绩突出,王迅行个人连续数年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经理(厂长);2019年,荣获乐清市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影响力企业家。
企业发展回馈社会
2010年5月,“环宇”响应国家号召,赴沈阳开辟农业产业市场,建立了沈阳红梅食品有限公司。通过10年的努力,该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国内30余个省市,主导产品红梅味精,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等众多国家。
企业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最终都能稳立潮头。更难能可贵的是王迅行还坚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1998年,在洪水肆虐国土的紧急关头,“环宇”一次性捐资20万元;2000年11月,为支持乐清海塘建设,捐款10万元;2003年,在王迅行等一批企业家的倡导下,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成立,他带头捐款1000万元;2004年2月,“环宇”乔迁新工业园区,不搞庆典,把省下来的10万元捐给了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同年8月,“云娜”台风袭击温州,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环宇”一次捐资25万元;2005年4月,“环宇”再次为乐清民营企业慈善总会捐资25万元;2005年9月,“环宇”为吉林延边捐资50万元用于两所光彩小学的建设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环宇”在赈灾、结对扶贫、希望工程以及社会公益事业中捐资近1500万元。王迅行在慈善事业上的努力,同时个人也收获了诸多荣誉,个人入选200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目前担任乐清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一职。
上一页:环宇高科“使命、愿景、价值观”研讨会召开
下一页:
环宇党员自发为大荆灾区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