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07-07-02 点击次数:3676
温州如何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
温州如何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
——环宇集团积极参与到“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的热潮中
初夏的气候逐渐升高,一场“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在浙南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温州市宣传部根据温州市委的部署,组织《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温州网等强势媒体联手举行温州市“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共分为“迈向经济强市、建设幸福家园、新农村新希望、打造阳光政府”等四个专题,并且还邀请央视“名嘴”阿丘与和晶分别主持大讨论活动。环宇集团总裁王拓宇作为主会场特邀嘉宾,与集团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参加了“迈向经济强市”专题的万人大讨论。同参与“第三次跨越”思想解放大讨论的还有温州市著名经济学家马津龙教授和温州市其他著名企业家。同时,环宇集团以科技领先的优势被选定为此次讨论会的分会场,由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持人朱银燕主持。
总裁王拓宇作为特邀嘉宾,结合企业的实际,阐述了温州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必须要重视创新和人才两大道理。他指出,环宇自2000年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高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他在现场出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hum18,和老产品dz47相比,新老产品同属于小型断路器。从外观上看,体积大小相似,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一个是传统产品,安全性差;一个是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安全可靠。销售价格相差3倍以上,这样的高回报只有通过科技的投入才能得到。至2006年集团开发的类似高新产品的利润率已占公司整体利润率的95%,而产量还不到50%。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环宇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科技超越梦想”的理念。
王总还特别强调了人才问题,他说,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需要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公司先后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天水、南京等地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并与国内多所知名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协作关系,每年都要招聘30到50名应届本科生。对于其中一部分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公司通过赠送股份或优惠入股的方式,成为环宇新的股东。
在广纳人才的基础上,公司坚持采用并完善了公正、平等的人力资源选拔机制、竞争机制与分配体制,既长久地留住了人才,又激励员工的最大潜能,更好得体现了其创造价值。企业应当把人当作一种特殊资源来发掘,把人的成长价值置于具体生产价值之上,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同时在竞争、分配上采用激励体制,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强化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技术的新动向。使每个人才都能明确自己工作行为的实际效果,产生员工的高效工作、高满足的结果。同时辅以合理的惩罚措施,做到及时防范,有效控制。形成了以情感人、以事业留人,给员工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人才管理模式。
来自集团元件制造公司的库管员罗小娇,接过王总的话题说:“温州市要迈向经济强市,就要重视一个‘情’字,既要敞开情怀容纳百川,社会、企业要以人为本,关心‘新温州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新温州人’在这块沃土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主会场上气氛热烈,贵宾们慷慨陈词、激情高昂,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环宇分会场上,围绕科技创新话题的展开,主持人朱银燕穿针引线、妙语连珠,引起会场共鸣,大家畅所欲言。
问:环宇的为什么要定“科技型”企业,走科技创新的路子?
答:首先,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已经被推上了浪尖,成为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要想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加大创新力度,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当然环宇也不例外。在素有中国电器之都美称的柳市镇,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公司,其产品大都属于同质同类。这些企业间的竞争,体现在价格、品牌和实力上。而落脚点还是在于价格上的竞争。环宇集团为了脱离低端电器市场价格大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登上与国际知名品牌一决高低的擂台,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是市场把我们推向了创新之路。
其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改进生产工具,还是扩大劳动对象,形成科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将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资本,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使自身升值的关键。
再次,政府激励、市场激励以及企业内部的有效激励机制都进一步促进了环宇加快自主创新的脚步,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问:如何将自主创新落到实处,而不是让其成为一句口号?
答: 自主创新是我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己选择的,如果不走这条路,就等于眼睁睁地看着环宇这条船慢慢地沉下去。但是,自主创新的风险实在太大了。我们没有创新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贵的是我们方向明确,决心很大,加上企业领导人的胆略。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查,确定项目,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器产品进行开发。第二步是集中资金,寻找人才。建立了技术开发专项基金,规定每年以不低于销售额5%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集团先后投资五千万元,建立起了技术研发中心,设立了理化实验室,引进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等等。筹备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此同时,环宇还进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尝试,先后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传动研究所等科研部门以及河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
问:在创新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障碍?
答:主要是观念上的。一些股东缺乏长远观念,认为搞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是个无底洞,对市场前景表示担忧,都不愿意在这方面多投入资金,即“小富即安”。其次是技术方面的障碍。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初期阶段,无论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需要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在当时的国内都不好找,这给下定决心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另外,心理上的压力,进行研发工作的初期,集团从上至下每个人都顶着相当大的压力,怕研发失败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
问: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答:公司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制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围绕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展开讨论,把各种思想都暴露出来,反复强调“不进则退”的道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摆事实、讲道理,转变了观念,使大家思想统一到“科技型”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寻求人才方面,公司领导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动用身边所有的力量寻找打听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对权威专家多次上门拜访,不惜重金聘用人才。更为可贵的是,为了留住这些人才,集团不断完善自身的硬件设施,制订优惠政策,让大家安心地在环宇开展研发工作。尤其是开展研发工作的前期,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谁都怕由于自己的一个闪失而耽误了整个工作进程,浪费集团那么多人的心血。公司领导在了解了大家的担忧后,安慰大家不用害怕失败,公司已经做好了研发不成功的准备。为了给大家减轻思想包袱,还先后几次组织科研人员出去旅游散心,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调整心态,开拓视野。后来,大家都能轻装上阵,研发工作也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了。
而且困难不仅仅来自研发方面,原材料的选取和使用是研发过程面临的又一个难题,生产出样品后,投入批量生产时又出了状况,因为之前的企业是典型的装配型生产,拥有了自己研发的产品后,投入生产就需要有自己的图纸、元器件、模具等。公司在这方面毫不犹豫地投入资金,购置和改进生产设备。与此同时,多次召开会议与一线人员交流思想,改变大家原有的老旧观念,积极适应新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最终,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最终实现了公司的大蜕变,由原先的装配型企业走上了科技研发型的道路。
问: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坚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现在看来,这笔投资合算吗?都给企业带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答:在创新改革初期,投入那么大的资金,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和风险,也经历过失败的打击,但却从未动摇过我们走科技创新这条道路的决心。当下,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
当环宇完成了hum8智能塑壳断路器的研发后,我们更是坚定了信心,也充分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给整个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这项产品投入生产后,环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产品推广会,一时间在北京乃至中国的电器行业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行业中的技术权威人士不住地称赞环宇为振兴民族工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打破了进口智能电器一统天下的局面,环宇从此站到了全国低压电器技术的前沿。
现在,环宇在开发新产品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依托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强大实力,先后完成了hum18高分断小型断路器的研发,与国际知名的ge公司合作,启动了地铁、轻轨、风力发电等专业电器的研发工作。先后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3个系列500多个新产品,其中省级新产品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现在集团全年赢利的90%来自新产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型企业。
问:请科研人员谈公司的创新政策和自己的体会。
答:集团在坚持走自主创新,打造科技型企业的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和员工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其中对技术人员采取的股权激励机制,即按照贡献大小分配股份,为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就医和子女、配偶的就业问题。新产品在实现销售以后,将销售业绩按照比例给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进行提成等诸多奖励措施,极大的激发了我们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集团在科研经费方面为聘请来的技术人才优先安排,可以说原来在国有企业20多年一直想研发的产品,在这里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让我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环宇集团是具备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有大家风范的民营企业。我们从内心里感谢环宇为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提供的广阔舞台和良好平台。
环宇集团副总裁 任世彬
——环宇集团积极参与到“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的热潮中
初夏的气候逐渐升高,一场“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在浙南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温州市宣传部根据温州市委的部署,组织《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温州网等强势媒体联手举行温州市“第三次跨越”解放思想万人大讨论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共分为“迈向经济强市、建设幸福家园、新农村新希望、打造阳光政府”等四个专题,并且还邀请央视“名嘴”阿丘与和晶分别主持大讨论活动。环宇集团总裁王拓宇作为主会场特邀嘉宾,与集团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参加了“迈向经济强市”专题的万人大讨论。同参与“第三次跨越”思想解放大讨论的还有温州市著名经济学家马津龙教授和温州市其他著名企业家。同时,环宇集团以科技领先的优势被选定为此次讨论会的分会场,由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持人朱银燕主持。
总裁王拓宇作为特邀嘉宾,结合企业的实际,阐述了温州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必须要重视创新和人才两大道理。他指出,环宇自2000年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高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他在现场出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hum18,和老产品dz47相比,新老产品同属于小型断路器。从外观上看,体积大小相似,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一个是传统产品,安全性差;一个是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安全可靠。销售价格相差3倍以上,这样的高回报只有通过科技的投入才能得到。至2006年集团开发的类似高新产品的利润率已占公司整体利润率的95%,而产量还不到50%。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环宇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科技超越梦想”的理念。
王总还特别强调了人才问题,他说,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需要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公司先后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天水、南京等地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并与国内多所知名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协作关系,每年都要招聘30到50名应届本科生。对于其中一部分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公司通过赠送股份或优惠入股的方式,成为环宇新的股东。
在广纳人才的基础上,公司坚持采用并完善了公正、平等的人力资源选拔机制、竞争机制与分配体制,既长久地留住了人才,又激励员工的最大潜能,更好得体现了其创造价值。企业应当把人当作一种特殊资源来发掘,把人的成长价值置于具体生产价值之上,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同时在竞争、分配上采用激励体制,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强化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技术的新动向。使每个人才都能明确自己工作行为的实际效果,产生员工的高效工作、高满足的结果。同时辅以合理的惩罚措施,做到及时防范,有效控制。形成了以情感人、以事业留人,给员工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人才管理模式。
来自集团元件制造公司的库管员罗小娇,接过王总的话题说:“温州市要迈向经济强市,就要重视一个‘情’字,既要敞开情怀容纳百川,社会、企业要以人为本,关心‘新温州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新温州人’在这块沃土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主会场上气氛热烈,贵宾们慷慨陈词、激情高昂,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环宇分会场上,围绕科技创新话题的展开,主持人朱银燕穿针引线、妙语连珠,引起会场共鸣,大家畅所欲言。
问:环宇的为什么要定“科技型”企业,走科技创新的路子?
答:首先,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已经被推上了浪尖,成为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要想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加大创新力度,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当然环宇也不例外。在素有中国电器之都美称的柳市镇,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公司,其产品大都属于同质同类。这些企业间的竞争,体现在价格、品牌和实力上。而落脚点还是在于价格上的竞争。环宇集团为了脱离低端电器市场价格大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登上与国际知名品牌一决高低的擂台,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是市场把我们推向了创新之路。
其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改进生产工具,还是扩大劳动对象,形成科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将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资本,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使自身升值的关键。
再次,政府激励、市场激励以及企业内部的有效激励机制都进一步促进了环宇加快自主创新的脚步,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问:如何将自主创新落到实处,而不是让其成为一句口号?
答: 自主创新是我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己选择的,如果不走这条路,就等于眼睁睁地看着环宇这条船慢慢地沉下去。但是,自主创新的风险实在太大了。我们没有创新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贵的是我们方向明确,决心很大,加上企业领导人的胆略。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查,确定项目,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器产品进行开发。第二步是集中资金,寻找人才。建立了技术开发专项基金,规定每年以不低于销售额5%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集团先后投资五千万元,建立起了技术研发中心,设立了理化实验室,引进全自动检测流水线等等。筹备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此同时,环宇还进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尝试,先后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传动研究所等科研部门以及河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
问:在创新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障碍?
答:主要是观念上的。一些股东缺乏长远观念,认为搞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是个无底洞,对市场前景表示担忧,都不愿意在这方面多投入资金,即“小富即安”。其次是技术方面的障碍。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初期阶段,无论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需要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在当时的国内都不好找,这给下定决心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另外,心理上的压力,进行研发工作的初期,集团从上至下每个人都顶着相当大的压力,怕研发失败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
问: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答:公司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制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围绕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展开讨论,把各种思想都暴露出来,反复强调“不进则退”的道理,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摆事实、讲道理,转变了观念,使大家思想统一到“科技型”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寻求人才方面,公司领导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动用身边所有的力量寻找打听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对权威专家多次上门拜访,不惜重金聘用人才。更为可贵的是,为了留住这些人才,集团不断完善自身的硬件设施,制订优惠政策,让大家安心地在环宇开展研发工作。尤其是开展研发工作的前期,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谁都怕由于自己的一个闪失而耽误了整个工作进程,浪费集团那么多人的心血。公司领导在了解了大家的担忧后,安慰大家不用害怕失败,公司已经做好了研发不成功的准备。为了给大家减轻思想包袱,还先后几次组织科研人员出去旅游散心,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调整心态,开拓视野。后来,大家都能轻装上阵,研发工作也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了。
而且困难不仅仅来自研发方面,原材料的选取和使用是研发过程面临的又一个难题,生产出样品后,投入批量生产时又出了状况,因为之前的企业是典型的装配型生产,拥有了自己研发的产品后,投入生产就需要有自己的图纸、元器件、模具等。公司在这方面毫不犹豫地投入资金,购置和改进生产设备。与此同时,多次召开会议与一线人员交流思想,改变大家原有的老旧观念,积极适应新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最终,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最终实现了公司的大蜕变,由原先的装配型企业走上了科技研发型的道路。
问: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坚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现在看来,这笔投资合算吗?都给企业带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答:在创新改革初期,投入那么大的资金,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和风险,也经历过失败的打击,但却从未动摇过我们走科技创新这条道路的决心。当下,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
当环宇完成了hum8智能塑壳断路器的研发后,我们更是坚定了信心,也充分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给整个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这项产品投入生产后,环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产品推广会,一时间在北京乃至中国的电器行业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行业中的技术权威人士不住地称赞环宇为振兴民族工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打破了进口智能电器一统天下的局面,环宇从此站到了全国低压电器技术的前沿。
现在,环宇在开发新产品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依托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强大实力,先后完成了hum18高分断小型断路器的研发,与国际知名的ge公司合作,启动了地铁、轻轨、风力发电等专业电器的研发工作。先后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3个系列500多个新产品,其中省级新产品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现在集团全年赢利的90%来自新产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型企业。
问:请科研人员谈公司的创新政策和自己的体会。
答:集团在坚持走自主创新,打造科技型企业的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和员工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其中对技术人员采取的股权激励机制,即按照贡献大小分配股份,为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就医和子女、配偶的就业问题。新产品在实现销售以后,将销售业绩按照比例给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进行提成等诸多奖励措施,极大的激发了我们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集团在科研经费方面为聘请来的技术人才优先安排,可以说原来在国有企业20多年一直想研发的产品,在这里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让我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环宇集团是具备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有大家风范的民营企业。我们从内心里感谢环宇为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提供的广阔舞台和良好平台。
环宇集团副总裁 任世彬
上一页:环宇集团组织一线员工到仙都休闲
下一页:
集团为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培训活动